近日,家住德州北园小区的张女士在德州市区北部的一处便民蔬菜市场买了四斤水果,可回家一称,发现实际重量仅为三斤六两。张女士这才发现,商贩的秤可能有问题,向质监部门进行了投诉。
随后,德州德城区质监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了该便民蔬菜市场,该商贩正在忙着招呼过往的市民,一台沾满油污的电子秤则放在地上。执法人员随即对秤进行了突击检查。执法人员拿出校验砝码对这台电子称进行了校验,结果发现1.8公斤的水果竟然称重显示为2公斤。面对事实,这名商贩不得不低下了头。执法人员以该商贩涉嫌短斤少两欺骗消费者,责令该商贩立即整改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自己平时常在这里买水果,每次买的也不多,加上对电子秤的信赖,还真不知道自己被骗了。”正在购买水果的王先生说,这下子好了,质监部门真应该把市场上的“骗子秤”好好检查一下。
据了解,由于电子秤准确性好,读数直观,也方便省事,因此,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但“玩秤”手法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有的甚至还具有较高“技术含量”。
质监部门提醒,电子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自然误差,可及时校验。如果是人为有意“玩秤”,质监部门将严厉查处。
相关链接
骗子常见的“玩秤”伎俩
带盘出售法:电子秤空秤数显示为零,但商贩已先把盘子拿下。称重时,将秤盘和商品一起放在电子秤上计量,秤盘的重量也就成了商品的重量。
存底数法:电子秤空秤数显屏应该是零数,但商贩称重前已在显示重量的数字中事先储存了一定数目的底数,这些底数便同所购商品一起计了价,消费者容易忽视此类问题。
冲击波法:商贩在售物时,将商品重重地丢进秤盘,借助惯性,冲击力使电子数显一瞬间人为加大,然后马上将商品拿起。
暗中使假法:结算时,通过对按键的快速操作,在重量或单价上暗中加上零点几再来相乘,使最后计算出来的总金额增加。
垫角法:用硬币或纸张垫高秤身一角,所称的商品分量也偏重。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